性心理的由来
性心理是指人对性生理变化、性别特征和差别,以及两性交往关系的内心体验。例如,青春期男生出现的遗精现象,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由于不了解这种正常生理变化是怎么回事,因而往往引起紧张、恐惧、不安的情绪,这种内心体验就属于性心理现象。
1、性心理的由来。
性心理的产生,一般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性发育自然本能的作用。进入青春期后,男性睾丸发育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并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出现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这种生理发育的自然本能,强有力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发展,促使性心理的萌芽。二是两性社会活动对大脑的影响作用。人类两性间的活动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青春期,脑的形态发育已经基本完成,因此,对外界各种有关性知识的书刊、文艺作品中的爱情描写以及成年人的两性交往活动等等,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促使性心理的产生。所以,性心理的产生,既是一种自然本能的驱动,又是社会生活中两性交往活动影响的结果。换句话说,性心理是由性生理发育的内部冲动和社会意识的发展相结合而形成的。在产生性心理的两个因素中,对性心理的内容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影响。由此可见,性心理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是正常的。我们不要把性心理看成是羞耻的东西。问题在于要适当地调节性心理,培养健康的性心理。
2、青春期性心理发育的三个阶段
青春期的性心理发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疏远异性阶段(初期)在这个阶段中,原来经常在一起的异性同学或者邻居,突然变得相互间疏远了起来,不但不相往来,见面不打招呼,而且有时还会产生讨厌从小在一起的异性,在学校里男女同学还会互相指责和攻击。接近异性阶段(中期)这个阶段的男女同学不再有想疏远的成份,也不再讨厌异性,或者指责和攻击异性,反而对异性怀有好感,也原意接近异性,并且都倾向于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表现自己。女孩子特别注意打扮自己,以表现自己所特有的姿态和行为。男孩子倾向于卖弄知识,想表明自己什么都懂,或者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的体力或运动技巧,有时为了显得有"男子气",不惜做一些愚蠢可笑的事,如和人打赌什么的。爱慕异性阶段(末期)一般地说,中学生早恋现象往往在这一阶段出现,表现为偷偷地给异性写情书。但需要认清的是,这时的中学生心理发育还没有真正成熟,多少是受性生理发育的启使,在情感上是非常幼稚的。